最近拿到兩張免費電影票,一張去看與森林共舞(the jungle book),一張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流離者之歌(DHEEPAN),
大家可能都知道斯里蘭卡位在印度東南部,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,更是國人旅遊首選之一,
但這個比台灣大兩倍的小國,種族問題之衝突並不亞於她上面的老大哥印度。
僧加羅人及泰米爾人是這小國的主要兩大民族,佛教及印度教是主要兩大宗教,
兩大民族的恩怨從西元前三世紀就開始了,但真正擴大的是在英國殖民時期的種族分化政策下肇始,
泰米爾人為了抵制僧加羅人在制度及非制度上的歧視,成立猛虎組織,發動內戰,企圖建立獨立國家,
持續二十六年之久,直到2009年才正式結束,中間造成無數流離失所,
本片也就是以此為背景,穿插法國的多元種族問題。
迪潘(DHEEPAN)是一位前猛虎組織的成員,家人及同袍都在內戰中喪生,
耶妮莉也是一位家人皆在內戰中死亡的二十六歲年輕女子,
妮亞則是一位父母雙亡卻靠阿姨扶養的九歲孤兒,
三個冤家的相遇,三段際遇的交會,三人從斯里蘭卡逃向法國。
泰米爾人大多信奉印度教,大象是印度教中的地位及精神象徵,
導演細心地在船移動中穿插大象在雨林中的畫面,穿插迪潘戴著螢光吊飾在前頭領隊,
似乎說著迪潘可以在異地法國生活的不錯,但是也可能不是,
妳如果去過巴黎的各大旅遊景店看到非白人在販售紀念品,就會知道導演在編劇上的用心。
當命運在琢磨人性,當境遇在考在意志力,總會有精彩的火花迸出,
場景轉到迪潘''一假人''移動到大巴黎郊區,以為脫離市中心的驚恐,卻換來更大的震撼,
只會說泰米爾語的迪潘,一開始只能靠著妮亞用不太熟稔的法文做勉強翻譯,並漸漸學習法文,
耶尼莉一開始則瑟縮在室內,不敢也不想融入多元危險的社區,透由雙眼窺視夜晚的''精彩'',
妮亞則在學校被霸凌,跟耶尼莉更是因為意見的不合而不時瑟縮在角落哭泣。
原來迪潘''一假人''身處的社區是知名的販毒集團聚集地,連在白天都很不安全,
導演從幾個面向試圖詮釋法國嚴重的種族問題,試圖告訴觀眾,肢體及微笑是可以突破語言的隔閡,
從迪潘最知名的口頭禪:我是管理員,我看到深藏在猛虎組織下的剛毅及自傲,
從耶尼莉與集團首腦兒子的雙頭互搖鐘,我看到語言隔閡在肢體上是不成立的,
從妮亞孤獨地看其他小朋有玩耍卻不能加入其中,我看到法國多元文化的虛假面紗。
導演試圖傳達出,或許迪潘''一假人''在斯里蘭卡比逃到法國更安全,
縱使斯里蘭卡動盪戰亂,但還是自己熟悉之地,但適應陌生且多元的法國社會,精神壓力卻讓人難以負荷,
三個人走過千辛萬苦,從迪潘營救耶尼莉到有情愫產生,假作真時真亦假,
最後片尾拉到三人到英國的產景,使人感覺有些諷刺,因為英國在難民政策上是極度保守的,
當妳走過倫敦或住過其他英國城市,會發現英國的問題絕不亞於法國。
我覺的導演在每個環節的編排上都很用心,盡量凸顯法國的多元文化差異,但力道稍嫌不足,
法國為自己資本主義的擴張,在非洲、越南、中西亞埋下無數歧視及戰亂的種子,
如今各種實質及非實質的不平等及歧視充斥在法國社會各個階層,時時等待導火線的爆發,
卻還用白人至上觀點輕描淡寫帶過,我想IS及查理周刊的爆炸案也只是他們自食其果吧!
巴黎鐵塔光鮮亮麗下,卻藏著一股難聞的歧視惡臭!
法國或許在歐洲在世界是先進國家且有不小地影響力,
但在種族及文化處理上真的是一個幼稚國家,打著自由、平等、博愛的旗子在招搖,
法國夢美不美,迪潘會說是嗎?妳說呢?
留言列表